&esp;礼部尚书上前:“既牵扯到六大家,臣以为还是要知会六大家一声,这样的事情日后不可再有。”
&esp;&esp;少年皇帝面上一喜:“允。”
&esp;&esp;其他几位大员意味的瞧了眼礼部尚书。
&esp;&esp;还是礼部的有礼节。
&esp;&esp;只是就不知道六大家会是什么反应了。
&esp;&esp;毕竟那些书信的拓本都给了六大家一份。
&esp;&esp;留存的书信上虽说的不太仔细,可都是读过书的,轻易就能看出来信中所言的冒犯之意。
&esp;&esp;果然不出六部大员所料,不过半个月后,六大家就送来了一笔不菲的银两,这笔银两大部纳入户部一部分纳入礼部,两部尚书高兴的合不拢嘴。
&esp;&esp;第四百四十章 反应不过来
&esp;&esp;百官们不知道,只知道高尚书被抓,内阁六部大员都没有动静。
&esp;&esp;难道说高尚书真的窝藏细作了?
&esp;&esp;一时,朝中弹劾皇后镇国公府的折子都少了。
&esp;&esp;“即便不是窝藏细作也必然是罪有应得,不然内阁六部大员不会都默然无声。”
&esp;&esp;“更还会想,连高尚书都不知不觉的被收拾了,陛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手。”宫中,冯云微笑道。
&esp;&esp;虽只是处置了一个高尚书,但整个朝堂也为之安静了不少。
&esp;&esp;每日上朝的季子墨感触最深。
&esp;&esp;虽为皇帝,但原本他所言,内阁六部大员众朝臣至少有半数要争辩,现在很多事情不必争辩,只说“陛下圣明”。
&esp;&esp;隐隐的竟好似有些像是父皇在世时。
&esp;&esp;而能这么快就有如此之效,皇后襄助良多。
&esp;&esp;“只是委屈了云儿。”季子墨道,“为祖父守灵时还要惦念着这边。”
&esp;&esp;冯云眼中微红,道:“祖父临去时还在教我,我又怎么能辜负。若我还只是闺中女儿自然不必思虑太多,可现在我不止出嫁,还是大乾的皇后。”
&esp;&esp;身为女儿,理当为娘家解烦。
&esp;&esp;身为皇后,理当为皇帝解忧。
&esp;&esp;以久在宫外不回为由,那些对镇国公府多有心思之人必然不会放过,而镇国公府上下也绝不会退缩,朝中自然掀起争执,实则暗中早有查探,就在高尚书等人以为无人留意,洋洋自得之时,一网打尽。
&esp;&esp;“子墨告知了内阁六部大员,是以为六部大员之中仍有六大家之人?”冯云问。
&esp;&esp;季子墨摇头:“我也不知道,只是这些罪证此刻必然也在六大家的案头,若是两日内高尚书被灭口,那就是说京都还有掌控六大家之人。”
&esp;&esp;若两日内不被灭口,要么就是六大家在京都的掌控之人就是高尚书,要么就是高尚书于六大家而言不过尔尔。
&esp;&esp;冯云沉吟:“其实可以灭口。”
&esp;&esp;季子墨看着她,眼中微动:“不错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大理寺监牢。
&esp;&esp;几盏豆大的灯火昏暗,
&esp;&esp;其中一个监牢,曾经高高在上的兵部尚书高尚书头发杂乱,胡须杂沓,微合的眼中看不到情绪。
&esp;&esp;忽的,外面传来高呼:“什么人!”紧跟着就是倒地之声。
&esp;&esp;而后有人冲了进来。
&esp;&esp;监牢外侧的犯人看到有黑衣人如同鬼魅冲了进来,有监牢的卒子冲过去,一个闪身就倒在了地上,似是死了。
&esp;&esp;黑衣人冲到高尚书的监牢跟前,高尚书也抬头看去,黑衣人一刀劈开牢门,就在锁链落地的同时,高尚书高喊:“来人啊,救命啊~”
&esp;&esp;黑衣人露在面巾外面的眼中一愣,完全没想到高尚书会是这样的反应:“大人,在下就是来救大人的。”
&esp;&esp;高尚书充耳不闻,仍在喊:“来人啊,救命啊!”
&esp;&esp;外面的脚步声快速传来,黑衣人咬牙一跺脚,快速跑了出去。
&esp;&esp;没多久,王文至等人急匆匆赶来,看到还在里面的高尚书,王文至还没来得及说话,高尚书几步冲到门口:“适才有黑衣人来,说是来救我,实则就是来杀我。”
&esp;&esp;王文至:“……”